传播文明,树立形象

主题: 原来海南临高竟有这么多有来头的名人!

  • 家琪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8473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9/12/1 10:25:25
  • 来自:海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临高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     
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。

      有的特色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

随着时代的变迁

       很多过往的历史已经慢慢被淡化

   原来很多人不知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海南临高,竟有这么多有来头的名人!


◆  ◆  ◆  ◆  ◆  


海南四大才子之爱国诗人王佐



王佐画像

  王佐是海南古代“四大才子”之一,近日,海南省王佐文化研究会在海口成立。


  王佐1428年生于临高县蚕村,即今临高县博厚镇透滩村,曾任广东高州同知和江西临江府同知等职,史载王佐为官清廉,爱民如子,“所至以廉操闻,遗爱于民”。他在明清时期海南“四大才子”中尤以诗词创作见长,被称为“吟绝”,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经籍目略》、《琼台外纪》等书。其中《鸡肋集》最为著名,流传至今。王佐在诗词里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情怀,一直被人们称道,有“为官人称明仁司马,作诗堪比唐宋大家”之称。他的老师丘濬这样评价:“所有从者,尤以王桐乡为最。”


 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郭沫若、田汉等当代大文豪先后到海南考察,高度称赞王佐是一位“爱国诗人”。在时光隧道中思考、定位王佐,他应当是海南文化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。2012年,大型历史人偶剧《王佐告御状》亮相海南省首届艺术节,获得大众好评。但是王佐对海南最大的贡献是海南本土文人创作了第一部地方史志《琼台外纪》,可谓是海南地方志的先行者。





海南临高才女庞妚燕




庞妚燕——“巾帼完人”

 

  说起古代的才女,人们往往一下子就会想到蔡文姬、李清照、秋瑾等人。但是在临高,一提起才女,这里的人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名字——庞妚燕。


  据载,庞妚燕生活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,是临高县抱庞村人。她从小聪明伶俐,被父亲庞焕圭视为掌上明珠,教读诗书。由此,尚未到二八年纪,庞妚燕就已经满腹诗书,所以下笔成章,成为一方才女。


  十八岁时,庞妚燕嫁给临高南宝镇乐全村王廷柱为妻。王廷柱也爱好诗文,夫妻举案齐眉,诗词唱和。可是,婚后一年,王廷柱在端午节游泳溺亡。庞妚燕悲痛欲绝,欲投江殉夫,幸好得到村民的抢救。从此以后,每逢王廷柱的忌日、七夕、除夕,庞妚燕都会哭悼丈夫。她的诗歌哭词缠绵悱恻动、文采闪烁,被后世乡人记载和传唱。

 

  “三岁妾玩耍,姻缘早安排……十八妾过门,君又欢又喜,二九咱相配,合心又合意。缓步到床前,君把鞋乱丢;侧身躺在席,像春燕呢喃……”庞妚燕的《哭夫词》长达三百六十句,传承了汉乐府的古风,堪称海南的《孔雀东南飞》。




◆  ◆  ◆  ◆  ◆  


抗日先锋符志行



符志行近照

 

  琼纵骁将、海南临高人符志行,是一位多谋善战、令日军胆寒的抗日英雄。在抗日战争中他领导军民,在临高、儋州、白沙一带与日军数十次交锋,歼敌无数。


   1937年,符志行加入“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”。后回到琼崖参加抗日,被派到海南西部,开辟大南区(以那大为中心的临、儋交界地区)抗日根据地。1941年9月成立大南区抗日民主政府,符志行任区长。1942年4月14日,符志行被任命为琼崖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第二大队队长。此后,符志行率领的第二大队在儋州、临高一带与日军展开游击战,先后在和舍、番长、那大、白石岭、东成、光村、南丰等地袭击日军,打出了威名。特别是1943年6月8日,符志行带领部队准备奔袭儋州兴贤乡伪维持会和伪军,由于天下大雨和向导迷路,到达迈格村时已是凌晨5点多,行踪暴露,被闻讯起来的日伪军层层包围,还从海口派来两架飞机,先后调来大批援兵。当时,二大队能投入战斗的人员只有150人左右,但是,在符志行的带领下,仍与日伪军激战一天一夜,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猛烈进攻,共击毙击伤日伪军200多人,击毙日军指挥官谷川松本八郎,最后成功突围。这次战斗,再次打出了琼崖独立总队的军威,总部评奖时,符志行被授予“抗战特别奖”,大家都称之为琼崖的“李向阳”。





历史出名县令谢渥




谢渥:不辞长做临高人”

  临城的建立,要追溯到南宋的一位县令,是他把临高的治所迁到现址,并按照当时县城的标准,进行大规模的建设。

  此县令姓谢名渥,先祖居河南,是东晋著名宰相谢安的第十九代孙,南宋绍举二年(1132年)出任临高县令。他到任临高县令后,就以革除弊政开发临高为己任,不仅迁移治所,还重视发展农业,创办学校,培养人才,为临高人民做了很大贡献。

  如今的临高县城越来越大,二环路内是旧城,路外正在崛起一个新城;沿着文澜江的市政大道不仅扩大了城市骨架,也让一河两岸秀美的风光一览无遗。




“海南王洛宾”谢文经




谢文经老师和海南黎族歌后王妚大同台演唱(资料图)

 

   60年前,海南临高加来小街走出去一位音乐人,后来成为中国音协会员。他,毕生从事海南民间音乐的收集、整理和创作。


    其演唱、演奏、灌唱片和刻录光盘的作品,比如《姑娘变了心》、《舂米谣》、《久久不见久久见》、《斗牛调》、《我们苗村多么美》、《我是五指山人》等,悠扬、婉转、深情,至今仍萦绕琼州大地的山水田园,响彻舞台、电台和电视台。有人说他是海南话歌曲全面收集、整理和创作的元老和鼻祖,有人说他是“海南的王洛宾”,更有人称他为海南黎族音乐的泰斗。


  风度翩翩,笑声爽朗,口中三句不离海南民歌……这就是众人记忆中的谢文经。




作曲家王贻参:为海南歌唱




王贻参近照。

 

   

  作为海南人,王贻参把对故乡的深情全部融入了歌曲。这位临高籍的作曲家,长年身在异乡却情系琼州,几乎每年都会为海南创作歌曲。

 多年来,他与著名词作家郑南搭档,创作了第三届全国残运会会歌《驰骋时空》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好歌,由于长期在幕后创作,以致于很多人只听其歌不闻其名。

  有这样一位作曲家,他身在异乡却情系琼州,几乎每年都会为海南创作歌曲;他与著名词作家郑南形成固定搭档,创作了第三届全国残运会会歌《驰骋时空》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好歌;他的歌被毛宁、祖海、杨钰莹等歌手传唱,受到欢迎。

  他就是琼籍作曲家王贻参,由于长期在幕后潜心创作,以致听其歌者多,闻其人者寡。




陈忠告:孤独的专业制偶人




陈忠告全神贯注地制作木偶。王勇 摄   

 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麦田里,陈忠告就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,他是目前海南唯一一位专业的临高木偶戏制偶人,他在等候将这份独特的手艺交给后人。

    站在华丽的布景前,琴瑟鼓笛的伴奏下,一曲唱腔婉转回荡。锦绣的衣冠,灵动的双手,娇俏的唇齿一开一阖,俊美的面庞上流光溢彩,最是动人处那清眸顾盼,撒下款款深情,刹那间柔肠寸断,木偶在演员的手中被赋予灵性,展现出震人心魄的舞台魅力。

    看过临高木偶戏,想必都会对木偶那传神的表情惊奇不已,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些木偶竟都出自一人之手,他就是陈忠告,目前海南唯一一位专业的临高木偶戏制偶人。




临高哩哩美传承人戴志勇





临高渔歌传承人戴志勇


    戴志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哩哩美渔歌的传承人之一,在民间也有“歌王”的美誉,由于热爱哩哩美这门艺术,多年来他一直忙于哩哩美的研究、创作和传承。

    “演唱哩哩美首先要根据自己嗓音起唱,掌握歌调……”说话的空当,戴志勇又开始辅导起几位初学者。只见他讲解与演唱结合,语言风趣幽默,初学者紧张情绪很快被一扫而光,大方地唱起来。

    戴志勇祖孙三代都是演唱哩哩美的高手,他从小就听爷爷、父亲唱,耳濡目染,到20多岁时他已唱得非常不错了。

    “前辈传教的唱法传统、经典,但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。比如原来每一句歌词是5个字,唱起来歌调被故意拉长,既不利于演唱者换气,又让听者感到单调。”为了让后学者容易接受,戴志勇在创作过程中,将每句歌词增至7或8个字,在原调的基础上创新了某些曲调,让唱词咬字清楚且通俗易懂,既保持了哩哩美原有民风民俗和韵律,又能让更多的人能喜爱。

    记者了解到,40余年来除了传唱老一辈留下的经典渔歌外,戴志勇还创作了数百首渔歌。每天早餐后,他都要哼上几句,多年来雷打不动。


来源:人民网海南视窗

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